2021年5月8日,第六屆中國櫻商大會在大連召開,大連綠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民榮獲中國櫻桃產業發展功勛人物獎,其創立的大連櫻桃品牌“藝樹家”榮獲中國櫻桃產業榮耀品牌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唯一品牌。
“藝樹家”的創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我早先做富士蘋果,掙的360萬元全投入溫室大櫻桃,一開始賠得一干二凈。”李永民說,溫室大櫻桃雖然附加值高,但投入大,一棟棚要投入幾十萬元。從最開始的100畝做到1000畝,再到5000畝,真得感謝金融部門的貼心支持。
2020年初,李永民計劃新建櫻桃棚種植高品質的“俄8”櫻桃品種,但資金周轉出現困難。關鍵時刻政府、銀行、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形成“政銀企”合作模式,瓦房店市政府為其辦理了果樹及苗木物權登記證,大連農商銀行提供抵押貸款。
“最終以果樹及苗木物權登記證在大連農商銀行抵押貸款1000萬元,這也是大連農商銀行首次以果樹及苗木物權登記證抵押為貸戶發放貸款,是為支持小微及實體經濟發展的創新做法,不僅活化了農村沉睡資本,同時解決了企業融資困難。”大連農商銀行瓦房店支行副行長李海燕介紹,企業在得到資金后,陸續新建櫻桃大棚70棟,全部種植高產高收的“俄8”櫻桃品種。
近年來,大連推出“兩權”抵押、無抵押“信用貸款”等金融產品,有效解決“抵押難”問題。農行大連分行率先建立“兩權”抵押貸款產品制度、信貸政策,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在瓦房店市開展了“兩權”抵押首個試點;大連農商銀行創新開展“兩權”抵押貸款工作試點,不斷創新豐富農村產權信貸產品,協助建立健全農村產權登記中心、評估中心和交易流轉平臺,截至目前,“兩權”貸款余額累計達5.08億元。同時創新推出無抵押“信用貸款”等模式,有效帶動了農戶增產增收。
“我們村被農行大連分行評為了信用村,憑信用就可以貸款,真是方便多了。”瓦房店市駝山鄉付廟村的王連莊貸款連抵押都不用,2018年,他在農行瓦房店支行貸了30萬元用于建暖棚擴大生產,去年還上了貸款。今年,他又貸了30萬元,準備擴建3個冷棚。王連莊對信用貸款很是認可。
現在,更多的銀行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工商銀行大連分行在業內率先推出“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助力農村智慧科技金融體系建設。郵儲銀行大連分行以金普新區為試點,先后創新“漁船貸”“稅貸通”產品,將漁船納入抵押品范圍,盤活農業領域資產。
圍繞重點產業,開展分類施策的金融舉措
普蘭店市四平街道費屯村村民陶長富,是村里第一批開展反季櫻桃種植的農戶,此前一直苦于無錢更新棚內陳舊的種植設施。2019年初,他借助費屯村被農行大連分行評為“信用村”的契機順利取得了10萬元信用貸款。
但“天有不測風云”,正當陶長富利用農行提供的資金在致富路上奔忙的時候,2019年7月,因為多日連續的暴雨,陶長富家經營的兩個櫻桃大棚不幸被大水沖毀,大棚的墻體、框架和棚內的櫻桃樹損毀嚴重,亟須重建。面對天災,重建資金、還貸壓力及今后的生活成本等資金問題,壓得陶長富喘不過氣來。
農行普蘭店支行積極聯系當地村委會及受災客戶,研究制定信貸紓困方案;部分同樣享受著農行“信用村”貸款的農戶也主動慷慨解囊,幫助其重建櫻桃大棚;甚至聯合村“兩委”、受災戶及銀行多方,共同確定以還舊借新等方式為其緩解還貸壓力。同時農行進一步擴大支持力度,延長還款期限,幫助農戶渡過經營難關,也成功避免了因貸款逾期導致信用村“失信”等問題。
“信用村內心連心,牽手共筑致富路”,2021年初,經過一年多的穩定生產,陶長富兩個櫻桃大棚銷售收入終于回升至20余萬元。面對在農忙時節不忘上門服務的農行工作人員,陶長富激動地說:“感謝農行!多虧了咱們信用村內村民,更多虧了農行好政策,扶著我、幫著我、帶著我走出了困境。”
為了加大對設施農業支持力度,農行大連分行推出了“櫻果貸”“設施農業新建模式”“設施農業擴建模式”等設施農業類產品,設施農業種植戶最高可享受30萬元低利率純信用貸款。大櫻桃是大連地區特色農產品,農行大連分行扎根地區特色,持續做優做強三農金融服務,落實“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展規劃。按照大連市“十四五”規劃“調糧穩菜、強果扶花、優牧富漁”總體要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著力發展以大櫻桃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和高效農業,建設規?;?、標準化、生態化、信息化的現代畜牧業,發揮地區海洋資源優勢,支持海水養殖類客戶,推進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
瓦房店市復州城鎮八里莊村原來家家戶戶都種桃,在大連大力發展大櫻桃產業政策的激勵下,這幾年村民陸續改種大櫻桃,改棚需要大筆資金,得到大連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八里莊村黨支部書記王鑫向記者介紹:“我們村是大連農商銀行的信用村,339戶信用戶,有230戶人家貸款,一共貸了2300多萬元,平均每戶10余萬元。”
“整村授信”工作開展以來,大連農商銀行不斷適應農村金融變化,持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在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影響下,創新推出了期限長、額度高、利率低的“農e貸”貸款產品以及“扶貧貸”等惠農扶貧產品,以低于市場30%的利率讓惠于民。
2020年9月5日,由于瓦房店李官鎮遭受冰雹侵襲,受災涉及3個村,村里蘋果樹、大田作物和農業設施受災面積達到1.7萬畝,預計損失1.2億元。大連農商銀行及時到受災的李官鎮,召開金融對接現場會,在了解實地災情后,第一時間制定計劃,不抽貸、不壓貸。部分農戶利用新增貸款采取轉型大棚、加蓋遮雨棚、購買牛羊的方式,成功降低因過度依賴某一種農業生產業態帶來的集中性自然災害損失。
大連農商銀行研發并推廣“農業設施物權貸款”特色產品,支持培育蔬菜、水果、花卉等設施農業,新增農業設施物權貸款近5億元,發放395筆;創新農村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參與生態修復企業、環境友好型企業和項目的金融創新和支持,綠色信貸同比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同比增速。
引進農業擔保,保駕金融支農全產業鏈
為提高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貸款可得性,大連市引進農業擔保公司、行業協會等第三方組織。2017年,大連市成立了大連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銀行開展增信模式貸款創造了有利條件。
“公司推出的‘連擔貸’系列產品,已基本覆蓋種植、水產養殖、畜禽養殖、漁船捕撈、漁家樂等主要特色農業產業,在支持當地特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大連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籍姝說,公司將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形成一批具有大連當地特色和符合市場需求的擔保產品,為農戶提供更加優質和便捷的擔保服務。
農行大連分行率先推出了“涉農中小企業政府增信保證保險”“農戶保證保險貸款”等多款創新產品,積極開展“公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協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貸款模式,在傳統線下逐筆審核業務的基礎上,又共同推出了線上合作模式,實現批量調查、批量擔保、批量投放,縮短擔保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截至目前,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發放貸款13.68億元,涉及農戶3366戶和法人3戶。
“我們將持續開展產品和模式創新,加大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支持力度,擴大服務覆蓋面,增強信貸投放的普惠性和便捷性,為大連地區三農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農行力量。”農行大連分行三農部總經理李潤慶說。
大連農商銀行推出“龍頭企業+農戶+政策性擔保公司”“農業園區+種植大戶+核心企業”等貸款模式,有效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難的瓶頸,共與20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信貸合作,帶動農戶20多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達到38億元。截至目前,與農擔公司累計合作項目77筆,擔保金額1.4億元。
目前,大連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加強與郵儲銀行大連分行、大連農商銀行、工行大連分行、農行大連分行等金融機構戰略合作,先后簽訂了第二輪戰略合作協議,5年內為全市農業發展提供總額1300億元的金融支農貸款,并引入農業擔保公司與保險公司,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精準地向農業農村領域投入。拓展“政府+銀行”合作范圍,開展金融支農戰略合作,加大對金融支農信貸投放力度。搭建“銀行+企業”合作平臺,促進“銀行+設施”金融產品創新,探索“銀行+擔保”風險共擔。
金融支農戰略合作有效促進了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創新,在引導各類金融資本向全市農業農村流動、服務全市三農事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農村金融仍然是制約大連市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急需金融資本的支持。
“我們將從品種研發開始就讓金融機構跟進服務,從品種到技術推廣、生產、銷售全產業鏈上每一步都有金融支持,讓金融‘活水’為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全程保障農業高質量發展。”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說。